东岳25年创业,第一代创业者的责任和敬业精神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。
锅炉车间主任张士河,不仅创造了行业锅炉使用寿命最长、从来没有因锅炉故障影响生产的佳绩,他洗煤检查煤质的故事也成为美谈。
当年,没有象现在这样检查煤质的检测设备和仪器,洗煤是张士河被逼出来的法子。1987年,张士河在锅炉车间工作,有一段时间,烧锅炉经常出现灭火现象,张士河坐不住了,反复琢磨原因,最终从烧完的碳渣里找到了原因,原来有些司机把石块粉碎后往煤里掺假。由于没有检测煤质的仪器,肉眼又看不出,张士河便想到一个简单的土办法,每次卸车时,他就挖一锨煤往自己的脸盆一放,倒上水用手洗,然后倒在地上,洗后的煤还是黑色,掺假的石块就变回本色。从此每车煤都要经过他洗煤检验后才能卸车,尽管有时寒冬腊月三九天,手冻得红肿,他仍坚持洗煤。只要洗出掺假煤,张士河坚决不收也不用,并向当时的老王厂长如实反映,从那以后锅炉再也没有因为煤质灭过火。
2008年张士河负责督查验收煤、盐、电石、萤石粉四大原材料,又和煤打上了交道,和以前每天几车煤相比,一天运煤的车辆至少有三四十辆,多的时候上百辆,张士河只带了两个兵,每天穿梭于各个货场,由于风湿腿疼的厉害,电动车成了他忙碌的“腿”。虽然有了检验煤质的设备仪器,但根本无法逐车检验,他又拾起了自己的土办法——洗煤。别人看不出来质量好坏,他一打眼就能看个大概,为了让送货的供应商心服口服,每次都从车顶、车底各取一个样品,然后取样品的一半用一个小筛子进行筛滤一下,放到水里冲洗,洗完晾到水泥地面上,通过车顶、车底两个样品的对比,可以看出整车煤的质量。张士河还总结出十二条严控煤质的“紧箍咒”,凡是质量不合格、以次充好的,毫不讲情,一律进行折扣处罚,一个月连扣加罚最高月份折合货款近400万元,连他自己也惊出一头冷汗。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人,收买不成就威胁加恐吓,但他软硬不吃,毫无通融余地,张士河说在这个岗位上“管就有事,不管就没有事,管与不管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或亏损,我不能做对不起良心的事。”